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北京六维力传感器公司获近亿元融资,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市占率超70%!
来源:传感器专家网  浏览次数:129  发布时间:2025-07-14

近日,机器人关节传感器企业,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蓝点触控”)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发信德、复星创富、合肥创新投、华仓资本联合投资。

此次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投入、海外市场拓展、团队人员补充等方面。

image.png


蓝点触控(Link Touch)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力传感器及柔性打磨机器人研发和生产制造商。产品层面,蓝点触控原有业务以力传感器研发、生产为核心,主要面向机器人厂商提供力传感器核心零部件产品。技术层面,蓝点触控主要围绕解耦算法、结构解耦设计、高精度数据采集、多轴同步校准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突破。市场层面,公司关节力矩传感器的年出货量达万套。同时柔性力控打磨工作站已在卫浴、医疗、航空发动机叶片等领域完成批量交付,客户为多家上市公司和行业头部企业,打磨产品量已达百万级别,累计运行四万小时。现已形成了Wrist六维力传感器、Joint关节扭矩传感器、力控应用软件包等多个产品系列。

在团队层面,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吴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任职于航天科技集团,负责多项航天前沿技术开发,具备丰富的航天级力控技术研发和系统级应用经验;研发总监丰继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是ICT领域连续创业者,曾任多家创业公司CTO,擅长复杂通信、实时控制和AI算法;董事兼顾问王田苗,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导,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


成立至今,蓝点触控与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如在工业机器人方面,蓝点触控聚焦打磨、装配、医疗手术机器人、焊接等领域,产品已应用于医疗、航空航天、3C电子、汽车等行业。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蓝点触控已与智元机器人、小米机器人、千寻智能机器人、优必选、众擎机器人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成为其批量供货商。


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刘吴月表示,蓝点触控在成本控制和技术方案上做了一系列调整,在保持高性能的情况下,达到了更好的性价比。


  • 第一是技术手段,通过技术方案的改进,实现包括硬件电路、结构以及生产工艺的整体迭代。


  • 第二是通过自动化生产工艺改进,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高良品率。


  • 第三是规模效应,规模化后,通过管理手段和供应链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


在具体产品性能指标上,蓝点触控在三个方面进展明显:精准度方面,普遍做到0.3%FS,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具备0.1%FS高精度;响应速度方面,在一些关节上,最高响应频率做到10kHz,相当于每0.1ms响应一个数据点;集成度方面,传感器重量相比原来降低80%以上、体积降低90%以上,让合作方能够在几乎“无感”的情况下植入力传感功能。


在技术层面,拥有四项核心技术:第一项是高性能弹性体的迭代设计,通过精巧的结构实现高性能、高结构强度、低串扰,同时具备高过载能力的性能;第二项是嵌入式硬件电路,其核心在于在低噪声、高带宽的情况下获取整个底层的应变数据;第三项是力控算法,强调高效且高精度地解耦,将内部数百个敏感点的数据快速、高精度地解耦出六维信息数据;第四项是高精度六维同步校准技术,运用光学引导和浮动载荷等技术,以及六维同步加载的综合技术,形成一个高精度的校准体系,以保证总体的精准度。



刘吴月对外表示,,去年下半年行业开始向末端加装六维力传感器,今年开始在每个关节加装关节力传感器,“因为六维力传感器加装速度最快,而关节力传感器响应速度表现更好。”根据行业统计,人形机器人普遍需要手腕、脚腕4个六维力传感器,28个关节力矩传感器,量产状态下,约占人形机器人整机BOM成本的15%。


针对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两大板块,蓝点触控定向推出对应的产品系列。面向人形机器人,研发LA和LC系列产品,包含了人形机器人六维力和关节扭矩传感器产品;针对传统工业领域,开辟LB、LD和LE系列,分别是通用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


在市场端,通过综合技术优势,拓展核心客户的商业渠道,并面向欧洲和美洲市场拓展海外客户。


在收入层面,蓝点触控连续三年每年销售收入翻倍,已实现正向现金流。


公开资料显示,蓝点触控在规模化上已经形成了较强优势,2024年其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突破70%,2025年上半年已有多个单一客户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达到千台量级;在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方面,蓝点触控2024年出货量近5万多套,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7万多套,占国内总出货量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