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电信运营商正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加坡电信公司新电信近日正式推出商用混合量子安全网络服务,成为东南亚地区首个将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与后量子密码学相结合的运营商。该公司已将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和关键基础设施确定为首要目标市场,承诺该架构能够帮助企业保护其组织的所有环节。
新电信新加坡首席执行官Ng Tian Chong指出,量子技术既代表着巨大机遇也带来重大风险。"它可能破解当今的加密标准,而这正是我们互联世界中数字信任的基础。" 上周四,新电信还与Palo Alto Networks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通过该供应商的后量子密码学解决方案扩展混合网络。
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仅在通信双方之间共享加密密钥的安全方法,而后量子密码学则是新一代加密算法,旨在防御未来量子计算机的解密攻击。今年早些时候,韩国KT公司也宣布商用推出混合量子安全网络,在其5G网络的15个节点上提供量子密钥分发与后量子密码学的联合保护。
在中国这个被广泛认为是全球量子通信领导者的国家,中国移动近日成功完成了相距30公里的两点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光链路测试。该公司在最近的合作伙伴活动上宣布,此次测试使用了通量集成技术——一种将量子密钥分发与光通信相结合的网络传输技术。
中国移动表示,通过将量子密钥分发技术集成到光设备中,量子信号和经典信号可以在同一光纤链路上传输,并通过网络管理进行复用。这一技术将用于构建大规模城域网并创建抗量子的安全基础设施。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中国电信已部署了可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量子密钥分发和后量子密码学区城域网,覆盖安徽省合肥市,为党政机关提供安全服务。
中国移动还在研发无线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利用Wi-Fi技术,其密钥生成速率已超过10千比特/分钟,使其适用于高安全性的密钥传输场景。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表示,中国移动致力于开发集网络、SIM卡与认证等安全要素以及应用于一体的量子技术,推动该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