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大学开发温度自补偿MEMS微压传感器,实现高精度与高稳定性
来源:微机电系统与智能传感创新团队  浏览次数:13  发布时间:2025-09-08

一、研究介绍


近日,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王竹卿教授团队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出一款具备温度自补偿功能的压阻式MEMS微压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创新的“岛-梁-膜”耦合结构,通过重力与静电补偿机制,在-500 Pa至500 Pa的微压范围内实现了高精度、低温度漂移的稳定检测。相关成果以“A MEMS piezoresistive sensor with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lf-compensation and enhanced structural design for micro-pressure detection”为题,发表于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中科院三区,IF=4.9)。论文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23级博士生李春洋,通讯作者为夏操老师与王竹卿教授。

0a5bbe740cdc1a367e66cd63483af5a9.png

论文摘要图: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左);温度补偿方法(右)


二、研究内容

传统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温度变化环境下容易出现输出漂移,常需依赖复杂电路或算法进行补偿,导致系统功耗高、成本上升。本研究提出一种结构驱动的温度自补偿方案:

1. 核心结构创新

本研究设计“岛-梁-膜”耦合结构,通过岛状结构的重力效应与静电反馈力,主动抵消热应力引起的输出误差。采用弧形交叉梁与八角形曲面敏感膜,提升应力集中效应与线性度,灵敏度达10 mV/FS(5V供电)。

50c8b731edbcd9d91d7decd93a98ce4b.png

器件结构三维剖视图



2c864b1871616e6c985c0c771a345909.png

温度自补偿方法原理图

2. 温度自补偿性能

在0°C至50°C温度范围内,该MEMS微压传感器零点温度漂移仅为0.081% FS,全范围温度漂移为0.090% FS,远优于传统的补偿方式。非线性误差低至0.307% FS,重复性为0.265% FS,具备工业级精度。

4234ef4012f8e00b313dc78b3c78c195.png

变温输出曲线图:(a)室温下-500Pa至500Pa压力循环下的输出电压;(b)传感器输出中的非线性误差;(c)不同温度下-500Pa至500Pa压力循环下的输出电压;(d) 0℃、25℃和50℃下不同时间的零点电压输出


3. 工艺与实验验证

基于SOI工艺制备MEMS微压传感器,通过双DRIE刻蚀精确控制岛结构厚度,实现一致性达99.78%的加工精度。在变温实验中,该MEMS微压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零点稳定性(<0.4%),适用于极端环境下的微压监测。

cae57c8c6999313d94abe9506ecde121.png

MEMS微压传感器芯片显微照片


三、结论和展望

本研究通过结构优化实现了无需外部电路的温度自补偿,为微压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的方法,该MEMS微压传感器具备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与更优的温度适应性,适用于医疗设备、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高精度压力监测。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推动该传感器的产业化应用,并探索其在智能穿戴、植入式医疗设备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