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清华、北邮、北工大Nature Communications:热压烧结提升PZT基压电陶瓷的大功率性能
来源:研精究微  浏览次数:13762  发布时间:2025-11-10

压电陶瓷作为驱动与传感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广泛服务于超声医疗、工业精密加工、海洋声学探测与能量转换等高端装备。常规表征多在小信号条件下进行,然而在大功率工况下往往伴随电-机耦合与热-力耦合显著增强,进而引发机械品质因数衰减、热积累与疲劳损伤等问题,使效率与可靠性受限。长期以来,如何制备在大功率条件下性能优异且稳定的压电陶瓷,并厘清其内在影响机制,一直是学界和产业界的难题。


最近,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团队在锆钛酸铅(PZT)基压电陶瓷的大功率性能优化上取得重要进展。团队采用惰性热压工艺,将烧结温度由1175 ℃降至900 ℃;在较低烧结温度和缩短烧结时间的条件下,通过引入外加压力,获得了致密、晶粒细化、结构稳定的 PZT 基压电陶瓷。该研究系统揭示了大功率性能提升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最大振动速度、机械品质因数等关键指标上实现显著优化。


研究表明,热压工艺显著改善了材料微结构。如图1所示,热压烧结PZT陶瓷(HP-PZT)致密度明显提高、晶粒细化,以四方相为主,且相较常规烧结PZT(CS-PZT)结构稳定性更好。变温拉曼与介电温谱测试显示,HP-PZT 在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的介电与铁电特性(图 2),体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与抗失效能力。在高功率驱动下,HP-PZT性能显著提升:最大振动速度达到2.5 m/s(CS-PZT为1.7 m/s);当振速为1.0 m/s时,其机械品质因数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常规样品(图 3)。这些结果表明,热压工艺显著提升了能量转换效率与高功率稳定性。进一步地,研究团队通过压电力显微镜(PFM)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揭示了氧空位与畴壁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图 4):热压诱导的氧空位在高场下对畴壁起“钉扎”作用,抑制不可逆畴运动;叠加热压引入的内应力场,共同构成高功率稳定性的关键来源。


该研究不仅提出了压电陶瓷大功率性能提升的新机理,也为相关材料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基于热压工艺的高性能 PZT 陶瓷有望在超声医疗器械、高强度声纳系统及压电能量转换等领域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关成果以“通过热压工艺提升PZT基压电陶瓷的大功率性能(“High-powe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PZT-based piezoceramics via hot-pressing”)为题,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北京邮电大学曹婉婷(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徐泽博士后、北京工业大学郑木鹏副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毕科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9c436913-e152-4393-9d25-0eb158e0fcdc.png

图1. 热压工艺对PZT陶瓷显微结构与相组成的影响


2fd9ab2d-feab-48cc-932f-6f8abf140737.png

图2. PZT陶瓷电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对比分析


20bcbfb4-4c0e-4141-a3db-6698a440450b.png

图3. 压电陶瓷在高功率下的测试原理与性能表现


1abf3145-0ae8-4253-828a-abb01fad65af.png

图4. 热压PZT中氧空位与畴结构的多尺度表征